贖罪
使用的手法跟「告白」一樣,都是自白論調、個人視角。
先說,這部電影我其實是先看書才看電影的,書跟電影最大差別者在內心裡拉扯的表現吧,有可能是因為看過書,所以在主角們演內心戲的時候,更會去設想他們心中在想甚麼。
從一開始的小學事件就先鋪陳了,她們是必須贖罪的女孩,因為她們沒有救到與她們同行的人,受害者的母親說:「如果做不到,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!」,雖然當下沒有馬上發生甚麼影響,但是,卻讓四位少女的心,緊緊的、牢牢的,記住,她們是需要贖罪的。
從最先出來的紗英所展開的故事,她的丈夫算是一位、心理層面不大正常的人,對我而言。
口中總是念著:「紗英,我的玩偶」、或是要求「聽話」,不准紗英去對面超市以外的地方,佔有慾十分的強,把紗英看作是自己的所有物,要求晚上紗英扮成玩偶樣子,更自己賞玩。
雖然如此,但是紗英在跟媽媽通電話時,還是對媽媽說自己很幸福,可是卻希望媽媽來看自己、原因在自己無法出遠門,媽媽不疑有他,來了。
在對話當時,紗英問到了法國玩偶、也就是她丈夫所喜好的那個玩偶,但是紗英母親說:「那是妳姨,當時要扔了,她撿回來了,一看就知道那是又舊又髒的便宜貨,好險當時不見了,不然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!」,我覺得這句話給紗英帶來的傷害很巨大。
畢竟,她丈夫會娶她,就是因為她像那個玩偶,但是對她母親來說,那玩偶不過是便宜貨,由想而知那內心會有多大的衝擊,更何況,她還扮演著那玩偶。
最後,紗英跟媽媽說自己會想到解決辦法的,但其實這時我想她是還沒想到的,只是為了要讓母親放心,就像她說她很幸福一樣。
劇中場景一直出現『屬於』、『一個人』、『玩偶』、『寂寞』、『沒人對話』,呈現出一種孤獨感,也象徵在贖罪這條路,紗英認為她是自己一個人走的、縱使她還有其他姊妹也是贖罪的人。
「這樣果然不正常」。
要講出這句話的紗英,該有多大的勇氣?她明明是那樣膽小害怕的人。
月事的臨到,讓她的丈夫感到失望,進而說出「妳是個玩偶,不過這也都結束了」,讓紗英正視到,她對她丈夫來說、永遠比不上玩偶,然,痛下殺手。
或許對紗英來說,這樣也算是某方面得贖罪,因為她也不會幸福,如同已死的朋友沒幸福一般。
接著是真紀,長大後的真紀就是一個很嚴謹的人,不管對甚麼事情都很有紀律。
可以看出來的地方是在,她沒收了女孩的髮夾,很激動地對主任說,小女孩不自覺賣弄風情在男同學面前是很危險的事情,此處可以看到她小時候的陰影。
再來,書中跟電影有幾處不同,像是游泳池的犯人前者是死了,後者只說還在昏迷,因為對書的印象有點兒模糊,所以就略略提這樣。
真紀有說過,她希望了解『絕對的真理』是甚麼,心裡深深希望,假設能夠回到過去,她可能有不同的做法,但人是沒辦法回到過去的,所以悔恨、遺憾。
真紀用自己的方式在贖罪,渴望可以得到麻子(劇中受害人母親名字)的認同,麻子雖有認同,也有跟她說,希望她不要辭職,那樣才可以繼續保護像惠美理(受害人)那樣的孩子,但是真紀表示自己不願有感到幸福的感覺所以婉拒了。
但是結局卻是被一拳打死,就有點、爛收尾的感覺。
第三個是晶子,我本身是認為在發現惠美理那次的事件後,她精神狀況就一直處於不穩。
從頭到半(真的只有到一半),在劇中我看到很依賴哥哥的小女孩,對的、我覺得晶子會開始崇拜哥哥是從還留著鼻血的小女孩開始,至始至終沒變過。
可以從,她哥哥對她摸頭、以及她哥哥回到家裡時,晶子的雀躍感。
且,晶子一直認為會發生那不幸的事,是因為她做了不合身分的事情
-穿了漂亮的衣服。
在劇中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晶子的媽媽一直否定晶子、不管甚麼。
所以,就算春花在東京買了新衣服給她,就算那時她長大了,為了怕不幸降臨,或者該說,她聽到了她哥哥對她說:「妳終於像人了!」讓她感覺背叛惠美理了。
但是,在她做了她覺得是贖罪的事情時,卻被否定了,我想有可能是因為那樣才導致她崩潰吧。
明明以為、除掉一個壞人了,明明以為、贖罪償還清了,卻沒有。
她被冠上,自私兩字。
只是,我覺得若葉那時候的笑,有讓我感到、或許晶子做的是對的,沒人知道,晶子不弄死她哥,那麼她哥會對若葉做甚麼事情。
到了最後的人,由佳。
看完第四集我只能說,由佳是一個很做自己的女孩,她很懂得自己要甚麼。
從小由佳要的東西姐姐都會先拿走,但對由佳來說就是搶走,那是不可原諒的、特別她又吸引了媽媽所有的目光,那怕是一杯熱可可,那怕是一句對話,都是姐姐為優先。
「只有其他人才會遵守約定,我可不會。」由佳是那樣表示的。
再次證明了,對於十五年前的約定,她就如當初她所說的,她不會那樣做。
收到麻子的信後,我想才讓她又回溫當時情景吧,聽到兇手的聲音,這邊我不得要說,記得十五年前的聲音真的很強,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吐槽那點、就像月事那邊的血多到讓我傻眼,有底褲阻擋,不會留得那麼誇張吧(?
拉回正題,雖然最後由佳害死了圭太,但就電影到目前第四集來說,她算是女孩們裡,最完美的結局。
至少,她還有生命,至少她所謂的心靈空虛被填補起來了。
第五集的開頭就讓我很驚悚,那撞腳踏車是怎麼回事,讓我覺得突然從推理驚悚片變到搞笑喜劇了,然後看到之後我才知道,原來是從她剛得知女兒死亡那邊做起。
不願相信、不想相信、不敢相信,是我從她一直說「不要」,那感覺到的。
躺在女兒死亡的地方,似乎在感覺甚麼、又好像很空虛的甚麼都沒有,很空洞,是我在她眼中看到的。
「不知道妳在計畫甚麼,但讓一切都結束吧」那是麻子的老公說出來的話,但麻子只是沉默後,關起來把她老公隔絕在外,似乎在這也可以看到她想復仇的決心。
穿高跟鞋跑超快,我好驚訝。
後面扯出來的秋惠突然撲朔迷離了一下,「我原諒妳了,所以妳也會原諒我吧」,感覺這邊是伏筆,已經在告知兇手是誰了。
還有一個秘密,有點釣起我的好奇心了。
由佳說了一個很正確的事情:「十五年前那男的就是選擇惠美理,那她們四個都是受到牽連的」,環環相扣,少看一分都是錯過。
贖罪,到底誰該贖罪。
標題下得很好,原本以為是那女孩們需要贖罪,但是現在顯明了是麻子毀掉那些人人生的贖罪。
惠美理的身世,真相了,但是卻被自己的親生父親殺害,這樣、已經不是人性有醜陋面黑暗面來解釋一切所發生的事情了。
看完第五集當下只有一個想法,其實惠美理會死都是因為自己亂拿麻子的東西吧。
還有,能夠這樣客人問就把別人的名字都說出來嗎?
弘章那時候說,都明白了。那表情著實讓我驚愕了一番。
撞火車十分的讓我、不敢直視,但還是看了,我原本以為會有肉塊飛起來,結果沒有。
當知道惠美理是自己女兒會想要凌辱她,那人一定是禽獸無誤。
原本以為被判刑就可以贖罪的麻子,卻因為弘章是自殺而無法定罪。
忙了那麼久,結果卻是如此。
這樣的結局,麻子滿意了嗎?是她想要的結局嗎?
我無法知道,卻似乎知道麻子無法贖罪的難受。
-到頭來,需要贖罪的、是自己。